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挑战。2020年全球气温达到了近千年以来的最高值,比工业化前升高了1.2°C,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300多万年以来的最高值。科学家预测,如果保持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到21世纪末,地球的气温将上升3oC至5°C,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无法预测的灾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尽快在全球实现“碳中和”。
为此,全球近200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超过130个国家和地球制定了“碳中和”时间表。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一、什么是碳排放
近代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甚至日常生活都会消耗大量煤炭、石油等碳资源,最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上升。看似寻常的生活,其实都在进行碳排放,例如:
冰箱: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6.3kg
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kg
卤素灯泡: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10.8kg
除此之外,打车上班的路上、母鸡下蛋的过程
你的每一次呼吸等等,其实“碳”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形影不离。
二、什么是碳达峰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然后开始平缓波动再逐渐稳步回落。
碳达峰表面上是约束碳排放强度问题,而本质是能源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实现碳达峰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
三、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等于或小于该地区或国家自然环境能够吸收的总量,也就是说达到了碳排放与吸收平衡。
碳中和是碳达峰的目的,而碳达峰是碳中和实现的前提。实现碳中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让碳排放总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即碳达峰,然后是在达峰之后,碳排放总量逐渐下降,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使得排放量等于吸收量,实现“净零排放”,即碳中和。
众委职业教育研究院
Zhongwei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全国咨询热线
13521677129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