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

“人工智能+”为就业市场提供新机遇

    浙江杭州春季首场大规模线下人才招聘会,830家企业推出2.1万个岗位,半数聚焦人工智能算法、大模型研发;华东理工大学春季重点单位专场招聘会,前十号展位成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的“热门求职走廊”……近期,这些新闻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人工智能+”正为就业市场提供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早已不再局限于实验室的研究范畴,而是广泛落地于千行百业。在教育领域,有的学生们在智慧教室里通过平板电脑上传答案,教师能收到涵盖师生问答、课堂行为等内容的人工智能课堂报告,以此改进教学方法。这份报告背后,是相关科技公司研发的课堂智能反馈系统,而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算法工程师。随着“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医疗”等模式的兴起,传统行业被注入智能化的新活力,对算法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井喷之势。在多地春招市场,算法工程师岗位供需两旺,招聘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中,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3.4%。机器人(15.7800.906.05%)算法工程师、调试工程师招聘的同比增速都超过三成。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算力的支撑,算力堪称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快速应用,使得对高算力、高性能的人工智能加速器的需求大增,相关产品产量也随之快速增长。国际数据公司(IDC)与浪潮信息(45.7001.072.40%)联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加速器作为关键硬件,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不仅如此,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涉及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和系统架构师等多个岗位,为投身这一领域的年轻人提供了大量机会。

    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燃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科学家、分析师、工程师等岗位也备受青睐。这类岗位需求增加的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网络基础设施涉及多个细分领域,技术底座的稳定性关乎用户安全和企业利益,加之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促使网络技术同步升级,这些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员参与。

    然而,随着新岗位需求的不断扩大,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逐渐凸显。从企业用人的角度来看,虽然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报考升温,但人才培养与技术迭代未能完全同频共振。行业对高层次、具备综合能力的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旺盛,高校在人工智能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上,应更加注重人才的差异化培养,以适应不同产业方向细分的需求。

    “人工智能+”时代已然来临,为就业市场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无论是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加速器研发人员,还是数据相关岗位从业者,都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人才结构性短缺等问题,需要高校、企业和社会各方协同合作,高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企业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创造更多的就业价值和社会财富。

众委职业教育研究院

Zhongwei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全国咨询热线

13521677129

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终身制要求

Copyright © 众委股份 2023年-2025年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5163号